您现在的位置: 福建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志愿 > 文章正文
 
职场人支招高考志愿填报:专业比名校更重要
2007-6-4 8:27:00 来源:2exam.com整理 【字体:小 大】

  职场“过来人”的反思:专业比名校更重要

  外语、经贸和管理被职场人士评为最热门的文科专业,

  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IT和生物医学被评为最热门的理工科专业

  本报记者 李松涛

  又到了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这段时间,很多论坛上都会有人询问填报专业的帖子。在很多家长和考生眼中,专业和学校的选择是个头痛的问题:专业跟就业有多大关系?是选热门专业还是选名校?

  智联招聘近期对近万名职场人士进行了一个网上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人认为专业比学校更重要。

  仅13.7%的人觉得自己专业对口

  林小姐现在是一家体育类报纸的记者,而她大学的专业则是跟体育毫不相关的经济学。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林小姐执意要报经济类的专业,因为“经济类的专业赚钱多,好找工作。”然而如愿考入经济学专业之后,林小姐却发现这个专业实在太枯燥了。“尽管很想赚大钱,但这个专业还是让我觉得学起来很累。”

  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眼结束,林小姐选择了做一名体育记者。也许真的是兴趣所在,这份工作让林小姐心情愉快,“感觉很幸福”。

  像她这样,专业跟工作完全不沾边的人,其实大有人在。

  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只有13.7%的职场人认为自己的专业是完全对口的,而其余超过八成的职场人,目前的工作都是与所学专业“不太相关”或“完全不相关”,其中“完全不相关”的高达44.1%。

  这与该机构2006年所做的调查数据基本一致。

  “近年来,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人一直保持在四五成左右。”智联招聘职业顾问把冉说,“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专业设置必然会滞后,二是一部分人在当初选择专业的时候存在相当的盲目性。”

  把冉觉得,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将个人兴趣特长与社会发展形势相结合,家长和学生应首先一起分析目前短缺的人才在四年后的情况,以及该专业在四年后可能的发展方向,其次是分析学生自身特点和兴趣,将个人兴趣、个人能力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既不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也不要只顾个人兴趣,一定要做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

  这些年,各种新的工种不断涌现,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也日益多元化。形象设计师、锁具修理工、呼叫服务员、首饰设计制作员、信用管理师等等新的工作开始出现在国家相关部门的视野中。据了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一年要完成100个国家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

  “四年或更早之前的专业设置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求职者或即将要报考专业的学生可以把未来的职业选择放的更开一些。”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郝健说,大学生在四年的求学过程中也应该边学边调整,拓宽就业出路。

  郝健认为,严峻的就业形式下,先就业再择业也加剧了做非所学的专业不对口现象。“但是,做‘非所学’并不意味着学非所用。”目前市场上需要的是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学历史的同样可以在旅游公司做旅游线路开发之类的市场工作。“所以没必要追求一锤定音,至于未来职业和目前专业关系,一切皆有可能。”

  40.2%的人把外语选为最热门专业

  尽管高比例的职场人士专业并不对口,但这些过来人仍然觉得“专业比名校更重要。”

  小程学的是经济新闻专业,但毕业之后还是选择了更有“钱途”的银行工作。尽管工作成绩还不错,但小程觉得,如果自己专业是金融学或者经济学,工作起来会更加有效率,“对那些专业技术的工作来说,所学专业对口与否挺重要的。”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职场人士觉得专业比较重要,其中45.1%的人认为“非常重要”,40.2%的人认为“一般”,只有14.7%的人认为“不太重要”。

  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被这样一个问题困惑着:究竟是选择非名校的热门专业,还是选择名校的冷门专业?

  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受访者选择了“专业”。

  尽管如此,把冉还是认为不能片面看待专业与学校的问题。学校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一个学校的文化积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整体素质。选择好的学校固然重要,但也要避免就为了进入好的学校而宁可选择一个自己毫无兴趣的专业。

  调查对职场人士眼中的热门专业进行了排序,排在文科前三名的分别是外语、经贸和管理,排在理工科前三位的是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IT和生物医学。在所有专业中,外语以40.2%排在首位。

  在受访者看来,文科里理论性较强的文史哲和其他社会科学的优势在于“越老越值钱”,外语相对“就业容易”,管理“发展前景好”,经济贸易“收入高”,法律“社会地位高”。而理工类的数理化、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建筑都被职场人认为是相对就业容易的专业,IT和汽车被职场人认为具有收入高的优势,生物医学以及农林牧等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
·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
·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
·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
·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
·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
·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高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
·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
·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
·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截至2007年3月15日
·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
·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
·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
·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 港大等位列三甲
·开设港、澳、台、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
·开设港、澳、台、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
·部分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
·全球MBA百强榜出炉
·2003-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
·2003-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
·2003-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
·2003-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
·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
·2003-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
·2003-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
·2003-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
·2003-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
·2003-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
·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
·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
·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
·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
·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级专业学校名单